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8集课程复讲

陈红学长

  
细讲《弟子规》第三十八集
学习提纲:
  1、【待婢仆,身贵端,虽贵端,慈而宽。】
  2、【势服人,心不然,理服人,方无言。】
  3、人与人如何相处?
  4、夫妻关系相处不好,要用哪些经句来引导?
  5、如何把孩子教好?
  6、什么是师承?

学习内容:
  1、【待婢仆,身贵端,虽贵端,慈而宽。】
贵,人敬则贵。贵不只是指权势,更重要的是本分。权势越高,承担的责任越大。对待家里请的仆人,我们也要尊敬他们的付出。让孩子称他们“陈叔叔、陈阿姨”。当然除了爱护他们,更重要一点,还有要好好教育他,有一些十三、四岁就出来做工,没有读书的,我们要赶快把这些圣贤的经典教给他。因为他们将来也要为人父,为人母。当他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,相信就可以把人生走好,把家庭经营好。当以后缘分尽了,纵使这些人离开了,每每回忆起这一段,都会感到很温暖。还有对待房客,虽然是钱的关系,但假如你有好吃的,好穿的,也都不少他一份。相信大家相处一定会很和乐。

  2、【势服人,心不然,理服人,方无言。】
有一个小朋友在回忆成长的过程就说到,我妈妈打我,我都不记得了,但是我爸爸每一次打我,我都记得清清楚楚。为什么?因为他的妈妈是为了爱护他,教导他,才打他的。他也知道自己错了,然后去改正。可是爸爸打他,不一定是为了教育他,而是意气用事,脾气一上来。所以小孩子都知道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他。他都很清楚。纵观历史,用武力赢得的天下,都不会太长久,象秦国,几十年就被推翻了。但周朝,是以德治天下,所以才能成为中国最长的朝代,八百年之久。

  3、人与人如何相处?
人与人的关系,其实就是一个“让”字。首先礼让。礼的本质就是恭敬之心。整本弟子规的教诲也是一个礼字,入则孝,是对父母有礼。出则弟,对兄弟、对长辈恭敬。谨的部分,是对物品要爱惜物有定位,对食物,也是礼貌的态度。对饮食,勿拣择。信,对说出的话要谨慎。凡出言,信为先。泛爱众也是礼貌的态度。亲仁,余力学文。对老师要恭敬、对学问也都要恭敬。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。做到礼让,就会进退有分寸。其次是忍让,忍字是一把刀放在心头上,都要如如不动。当然不是真的拿刀,当别人用锋利的言语讽刺我们,我们也不要动气,要忍得住。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。做到忍让,就学会了包容和宽恕。最后是谦让。当你处处替别人着想,处处给人留余地,那团体一定会相处得很和乐。谦卦六爻皆吉。

  4、夫妻关系相处不好,要用哪些经句来引导?
恩欲报、怨欲忘。言语忍,忿自泯。将加人,先问己。亲有过,谏使更,怡吾色,柔吾声。

  5、如何把孩子教好?
亲师密切配合,就能够把孩子教好。中国最重要的两股精神,孝道和师道。老师教孩子要孝顺父母,父母教孩子要尊重恭敬老师。可是现在亲师配合的状况好不好?不好。为什么?一个是家长认知的程度不够。再一个是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谁的责任?老师。有一个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惩罚了,也不知回家是怎样转述的。家长很生气,就直接去找校长。如果去找老师还好,还可以把事情弄清楚。去找校长,那校长也不是当事人,校长又去找老师谈话。结果老师的热忱被浇熄了。其实老师批评孩子也是为了教育他,那家长这个动作做下去,以后你的孩子老师还敢不敢教?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孩子受教的态度。对老师恭敬心提不起来了。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。师道的尊严要靠家长去教。古时候有拜师礼。孩子五六岁、七八岁跟在父亲身后,父亲带着礼物去拜见老师。到了以后,父亲首先向孔夫子像行三跪九叩礼。接着请老师上座,父亲又向老师行三跪九叩礼。孩子还小,在他心中,最尊重的人是父母。父严母慈。看到父母对老师都是如此恭敬,那他往后对老师敢不敢怠慢、敢不敢造次。不敢啊!虽然是小小的一个礼仪,可是孩子学业的根基就扎下去了。那老师呢?接受了这么恭敬真诚的礼,责任重大。如果不把孩子教好,对不对起他的父母啊!
老师的使命不仅是要把孩子教好,还要把中国的道统传承下去,不能断在自己的手上。所以老师念念想到的是自己的本分。

  6、什么是师承?
蔡老师的老师释净空教授,当初去台中受教于他的老师李炳南老师。李炳南老师就开出三个条件,并且要守五年。你若能做到,就收他为学生。第一个,你只能听老师一个人讲,第二个,你所要看的书,没有老师同意,统统不可以看,第三个你以前所学我一概不承认。我们不能只看到条件的严苛,更要看到这三个条件往后的影响,和所带来的利益。首先第一个条件,只能听老师一个老师讲,因为一个老师一条路、两个老师两条路、三个老师三岔路、四个老师十字街头。所谓教之道,贵以专。所以择师很重要。要慎于始。第二个条件。所看的书一定要老师同意才能看,这是求学问要专注,定能生慧。这是在保护学生。第三个条件是以前所学一概不承认,让学生全部放下。以一颗谦虚的心来受教。结果蔡老师的师长同意了,守了三个月,心非常清净。清净心生智慧。之后又对他的老师说,我不仅要守五年,我再加一倍,守十年。所以跟着老师学习,不是身跟,是要心跟。对于老师的教诲要依教奉行。

经典句:
  1、待婢仆,身贵端,虽贵端,慈而宽。势服人,心不然,理服人,方无言。
  2、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
  3、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?
  4、让则有余,争则不足。
  5、礼者,天地之序也。
  6、对饮食,勿拣择。
  7、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
  8、有理走遍天下。
  9、以恕己之心恕人,则全交,以责人之心责己,则寡过。
  10、恕者如其心。
  11、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。
  12、言语忍,忿自泯。
  13、忿思难。
  14、谦卦六爻皆吉。
  15、善相劝,德皆建。
  16、闻誉恐,闻过欣,直谅士,渐相亲。
  17、恩欲报,怨欲忘。言语忍,忿自泯。将加人,先问己。亲有过,谏使更。怡吾色,柔吾声。
  18、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。
  19、夫孝,德之本也。
  20、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。
  21、师者,所以传道,授业,解惑也。
  22、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
  23、教之道,贵以专。
  24、慎于始。
  25、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。

小故事、大道理:
  1、【刘宽的故事】汉朝的刘宽,脾气非常好,家里人为了试验他到底会不会生气,一天早上,就让仆人送些热茶给他喝,刚好刘宽穿着朝服正准备上早朝。仆人一进门就故意将热茶弄倒在他的身上,结果刘宽第一个反应是,“你的手有没有烫到。”因为他的德行,相信他的家庭一定非常和乐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末学:陈红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2、12、19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